行业资讯
目前为止,全球总计部署了120万公里的海底光缆,足以绕地球30圈。全球一体化以及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激发了国际带宽需求的迅猛增长。面对正加速而来的带宽挑战,承担了全球95%以上国际数据传输任务的跨洋海缆,迈入千万亿比特时代成为必然。
有研究报告称,2021-2025年全球海底光缆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1.04%,期间规模增长预计超38亿美元。对快速可靠数据的需求不断增长,物联网和基于云技术的开发而导致的投资增加,将在未来几年内促进海底光缆市场的快速增长。同时,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不断提高以及对带宽扩展应用对高速互联网的需求不断增长,将极大地推动全球海底光缆市场的增长。
目前国内仅有江西吉恩重工等少数企业具备海缆生产能力。根据广东、福建、江苏等沿海省市发布(或报审)的发展规划,沿海6省市总计规划装机容量高达5864万千瓦,远超过国际风能理事会预测的"十四五"期我国总计新增装机容量约3000万千瓦。海上风电的蓬勃发展正好给相关产业链带来了机会,尤其是其中价值量较高、壁垒较厚的海底电缆。一般来讲,海底电缆占海风项目投资成本的8%-13%,仅次于叶片、电机、塔架等,且随着近海资源开发殆尽,参考欧洲经验,未来海底电缆将走向深海、远海,有望进一步提升海缆的价值量。
双碳格局下,全球包括中国加速向清洁能源/新能源转型,尤其是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沿海资源地方就近消纳能力强、发电能力小时数高、不占用土地和适合大规模开发等特点。海上风电的迅猛发展促使海缆行业迎来高速发展,预计中国海底电缆市场将从2020年的60亿元增至2025年的25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到33%,形成巨大的产业空间。
我国海缆市场不断扩大,深受各电缆生产企业关注,并被视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但进军海底电缆市场是一个需要大量投入研发经费、长期技术积累、持久战的过程。国内企业要想在国际海缆市场站稳脚跟,首先要提高技术水平。除了提升技术水平、通过多项产品认证,海缆生产企业要想赢得市场,还必须依靠长期形成的品牌效应。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无